奕帆的活动思考笔记

疫情期间关于新闻的讨论:我先给他介绍了如何判断一个新闻的中立性,从事实性,多方观点以及语气措辞来看新闻的客观性。我问他一般用的是什么新闻平台,看到的一般是什么新闻?他看的是腾讯新闻,但他没有特地的爱好,刷到什么就看什么。

当他看到一个关于美国疫情的新闻时,他把截屏发给我,上面写着《美国近1/3人感染新冠,非老年人大量死亡,导致人均寿命大幅下降》。这个1/3人感染新冠可能是事实,但后面两句话使得这个新闻标题增加了误导性。一般来说,老年人的免疫系统更加脆弱,除非是有很强身体或者基因的,基本在得新冠后都会患重症。年轻人相对好得快一些。(这里我用了联合国官网的解释)所以非老年人不合常理;而最后的大幅两字是作者主观的定论,寿命可能下降,但不至于把美国人的健康说得只有死路一条。

前面是我对这则新闻的反应,然而孩子看到新闻的时候说出来的是“太棒了,美国人都被病毒搞死了”这句话让我警醒起来,我从没想过一个孩子能够说出这种有十分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煽动性的话语。我认为这和他身处的环境有关,乡村更加缺乏有国际视野的人,他们了解到的更少,身边也没有多样观点供他选择,而且他的家人可能很早就教育他美国是我们的敌人。

我跟他先用比较简单的逻辑来反驳他的观点。美国人和中国人完全可以成为朋友,因为他们的人民和我们一样友善,只有他们的政府想要和中国打贸易战,他们的百姓是无辜的。另外,朝鲜战争也可能是仇恨的一个来源,所以我跟他说不必要那么民族仇恨,抗美援朝英雄必然是伟大的,但是随着时代变迁,两国矛盾并没有以前那么深,我们也要变通一点,给予美国一定的宽容。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最后他理解了这番话,他跟我说他感觉美国好像也并没有那么坏,以后会带着较为客观的立场来看待问题。我认为对他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思维改变。

在第二学期早期的会谈中,我问了他最近的日常。我问他一般怎么解决身边的一些问题。他说问题都是自己解决的,只有小部分是家人帮他解决。他一般在晚上8-9点打微信游戏。他还很喜欢乐高,和我以前一样。他有个弟弟,经常和他发生争执,很多时候他拼好的乐高都被弟弟重新拼装,导致他很生气,他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最后向我坦白。我跟他说我之前也有这种情况,我的表姐表哥也总是把我拼好的乐高弄坏,但我还是一直继续拼,弄坏了继续拼。我们应该接受别的人有跟我们不同的想法,他们的创新想法不一定有图纸上那么好,但是我们表现出的宽容可以让他们更能接受我们。另外他还是个哥哥,当哥哥的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他必须坚强起来去面对生活中许多不公平的事情,这样才能展现品质和担当,同时也是锻炼自己。

在聊《洞》这本书之前时,我先问了他最近的一些情况,他最近在训练架子鼓和跆拳道。架子鼓他觉得挺有意思,即使每周训练很久他也不觉得累。但他对跆拳道有一种畏惧感,因为他害怕跆拳道的时候没能打败对手。我跟他说这些都是课余活动,目的是培养他的技能,即使他打不过也没有关系,因为即使一项技能学不会还可以换其他更适合的。每次训练之前我建议他调整心态,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好的水平就足够了,因为这是他能够控制的。《洞》这本书他看得很快,只用了2个小时,可我问他感受的时候,他答不上来。由于他在生病,而且他还被要求读学校里的指定书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

好在他对《洞》这本书提出了一些问题:

1: 为什么死亡之吻≠宝藏

他没有完全理解两者的差异,死亡之吻是一个100年前在美国西部的逃犯,名叫凯特·巴洛,而他理解成了一个宝藏,尽管这个名字确实有神奇的味道。

2:他对故事中斯坦利饥不择食的行为感到震撼,即使是过期食品斯坦利也吃了,我说这是根据真实历史背景改编的,在当时西部贫瘠的土地上有东西吃就不错了

最后,他觉得主角斯坦利是一个乐观的人,他能够在劳改营恶劣环境,营长的利用和被歧视的压迫下坚强活着;另外他还认为书中黑人的权利是缺少的,他为这些黑人收到不公平的待遇感到同情